查看原文
其他

《燃烧的天国》(北伐)

卢克文 卢克文工作室 2023-06-25
阅读本文前,请先阅读《燃烧的天国》(冯云山卷)(杨秀清卷)(金田起义卷)(突围卷)(永安突围卷)(长沙之战)(克武昌)(定都南京)(宿敌的起点)

 北伐

由于曾国藩从衡阳练兵出来,还需要半年左右,我们现在抽点空,把镜头转向天京城,看看洪秀全和杨秀清在做什么名堂。

洪秀全进天京后,主要忙着修他的天王府,这座天王府每天有一万人施工,花了半年才建成,“穷极壮丽”,但很快因一场大火烧了个干净,第二年重修,《贼情汇纂》记载天王府“城周围十余里,墙高数丈,内外两重,外曰太阳城,内曰金龙城。”

天王府模型图

天王宫殿里有掌官、侍臣、侍卫、典天舆、典天马等等各种岗位,共1621名女官,绝大部分都是伺候洪秀全一个人的,洪秀全基本放弃朝政,大小事都交杨秀清处理,特别特别重要的事情,杨秀清和韦昌辉会来天王府请示。

天王府不准任何外人进入这座宫殿,王宫大门外写着一句诗“大小众臣工,到此止行踪,朝奏方准入,否则雪云中。”

雪云中是太平军专用名词——他们有很多内部流通的独家词汇,有点像黑帮切口——就是乱刀砍死的意思。

洪秀全发明了一套严格的制度管理天王府里的女人,王府里的人不准将任何信息透露给外面,外面的人也不准打听王府里的事,否则动不动就雪云中。

这套制度执行得很彻底,给后世研究史料的人造成了大麻烦,因为很多关于王府内部的夸张信息,其实都是野史,正史是不认的,我写作时,通常是将多份历史资料相互印证,但翻遍手头严肃的资料,都没有关于天王府内部的各种详细信息,只有一些只言片语能大概勾勒一下。

洪秀全确实贪图富贵,迅速腐化,但太平天国整体上还行。

太平军进城后,按旧例在天京设立了女馆,男女分开居住,所有女性都必须参加劳动,刺绣、缝纫、运粮、挖渠、伐木等等,从广西过来的客家老姐妹,常常催促江苏的新姐妹快点干活,裹小脚的江苏女性难以忍受大量劳动时,老姐妹甚至会鞭打他们。

任何出现在女馆连体大房周围的男性,都会被太平军处决,如果要见自己的妻女母亲,一周只能一次,而且还必须有女官陪伴。

太平天国这种变态的男女分居制度,一直到两年后才彻底结束,倒不是因为领导层改主意了,而是粮食不够吃了,只能释放女性回家。

所有的政治制度,都必须屈从于经济基础。

太平天国对儒家十分憎恨,到处烧学宫、毁孔庙,但他们到底有没有攻击读书人,现在有两种说法,一种是“手指上没有老茧的男性,就会当成读书人,轻则关起来,重则见到就杀”,另一种是简又文的说法,太平军进南京后,迫切需要读书人来帮助自己起草报告,对他们十分尊重,允许他们着民众常服,免除他们的兵役,叫他们“先生”,跟军官同席同食,像对待贵客或老师一样对待读书人。

他们每日三餐,通常是八个人一桌,二荤二素四个菜,吃饭前要全体肃立,主管带头祷告,感谢天父恩福之类,这也应该是洪秀全以前在广州罗孝全那学来的。

我个人偏向于是尊重读书人的,一是洪秀全到每座城市,都特别喜欢过一过开科考试的瘾,对冲当年屡试不中的挫折感,那总得给读书人一点面子吧,要不谁来考?二是据容闳回忆,他1854年到达天京拜访洪仁玕,在城里头见到住着三位饱学老人,一位是梅曾亮,一位是包世臣,还有我老乡魏源。

这些人都被太平军编入了老人馆,这个馆里的人,平时只用干一些清扫街道的轻活,而且魏源很受太平天国尊重,就因为这个原因,他在杭州的坟墓还被清廷给削平了。

魏源是当时极难得的开明派,是“睁眼看世界第一人”,而太平天国又十分看重他,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,天国顶层腐朽的私生活是事实,但全面抹黑天国、说他们极愚昧黑暗,肯定是不对的。

太平天国只是上限低,并不是下限低。

为了避免士兵和百姓冲突,太平军住在天京城内,百姓则住在近郊,城区就是一个军营,没有任何店铺,他们平时买东西,都得到城外的商业街上去。

天国后期的栋梁,这年30岁的李秀成,在春官正丞相胡以晃手下办事,后因添了许多新兵,需要提拔一批人为将领,李秀成被选为右后四军军帅(这个官按道理管1.3万人,这儿可能有水分),把守太平门外新营,任命状是杨秀清签署的,其实杨秀清跟李秀成并不熟,但李秀成误以为是杨秀清直接任命,当成了知遇之恩,所以他一直很崇拜东王,临死前的招供,也把杨秀清夸得花一样的。

而陈玉成此时年仅16岁,他平日里作战勇敢,上头也提拔他,任职“左四军正典圣粮”,主管几万军队的军粮。

由于原来的市民和满人都不在了,天京城里的房子便任由太平军处置,高级官员住进了豪门大宅,比如杨秀清住的是山东盐运使何其兴的宅子,韦昌辉住的是中正街李姓富户家宅,这种王府大院城里头一共有十九座,低级官员就挑了大民房和商铺,普通士兵则在长官附近的房子里栖身。

有些太平军根本就没住几天,又忙着东征去了。

3月28日,也就是洪秀全进南京城的前一天,罗大纲、吴如孝、林凤祥、李开芳领两万人、几百艘战船东征,相当于出去打野,清理下天京城旁边的野区。

派罗大纲出征,是因为东边有洋人,罗大纲在广州时常跟英国人法国人打交道,吴如孝也是广州十三行小伙计出身,会讲一点外语,两位都是天国里头难得能对外沟通的人。

东征进行得十分顺利,清军这边的守将杨殿邦、杨文定、文艺都是一群草包,也就在金山时反抗了一下就被击溃,途中罗大纲遇到文艺,只率200精兵夜袭,就把文艺旗下1500名八旗兵杀得魂飞魄散,直接逃往苏州,31日太平军就攻进了镇江,城内竟没有一个清兵防守。

逃掉的杨文定求吴淞太道吴健彰联络英国公使,希望英国人帮忙镇压太平军,但这时英国人持中立态度,英国人说只要他们的商业利益没被破坏就行,你们中国人打中国人,他们可不想掺和。

拿下镇江后,太平军向北进军大富之城扬州。

扬州是长江和大运河的交通要点,盐商的聚集地,盐商就是今天的石油商人,所以当时的扬州,就是今天的迪拜,一样富得流油。

我以前在江苏篇介绍过扬州,盐商富人们的生活奢华至极,烤鸭、早茶、瘦马、扬州园林都是他们搞出来的,到今天还在影响着中国人的一些生活习惯。

这种交通便利又有钱的城市,太平军人人都想进去见见世面。

扬州漕运总督杨殿邦保持草包本色,见到太平军过来,带着军队一哄而散,扬州本地富商就派一个江寿民的贫嘴书生过来谈判,求太平军不要进城,他们愿意给四十万两白银孝敬。

十年前的第一次鸦片战争,他们对英国人用过这一招,英国人收了钱就真的没进城。

但太平军是造反派啊,哪跟他废话,银子收了,城照样进,进城后还要江寿民戴红巾、穿短衫,江寿民没把事办成,富商们都来骂他,此番又觉得受到了侮辱,羞愧自尽。

太平军在扬州城待了一个月,洪秀全和杨秀清召李开芳、林凤祥回天京,太平军将扬州城美女(扬州娱乐业特别发达)、财宝、壁画匠、刻书匠全打包掳走,留下部分军士守城,第一次东征结束。

扬州城夜生活这么丰富,想唱K就唱K,想spa就spa,李开芳和林凤祥是舍不得回去的,不过不回京不行啊,咱们打不死的老朋友向荣,居然又追到天京了。

61岁的向荣老同志,骑着马打了一辈子仗,跟天理教、张格尔、李元发、天地会打个不停,屡战屡胜,唯独被太平军压着打,屡战屡败,屡败屡战,已经反反复复折腾了两三年,千里奔波、风餐露宿,一把老骨头都折腾坏了。

杨秀清也烦向荣,从紫金山追到南京城,都追了三四千里地,足足追了大半个中国,死缠烂打,到现在甩也甩不掉、打又打不死,真是没完没了还。

22岁的咸丰看着向荣也急,老喊着冲业绩,又总是完不成KPI,真想叫他滚蛋回家,但现阶段,他除了向荣,真没什么人可用,全TM一群废物。

一想到这里,咸丰就更来火了,气得要掀桌子,手下怎么全是废物、猪队友、怂货,没一个能打的。

现在可靠不了藩叔,藩叔这会子更拉,他的那批湘军嗜血狂魔,还在萌芽阶段,等死个人。

向荣来得晚,是在江西九江等了几天船只,3月11日才凑齐军队慢慢出发,到芜湖时知道南京陷落,这才火速行军,咸丰很生气地骂了他几句,但又不敢治罪,一治罪,那就没人打仗了,强忍着怒气叫他快去围南京。

4月初到达南京,水路停在石头城,陆路驻扎在明孝陵附近,组成了江南大营。

4月16日琦善和陈金绶、胜保到达扬州,建立江北大营,以保卫南北交通大动脉大运河,庇护两淮盐税重地,顺便威胁天京。

江南江北大营位置图

江南大营详细位置图,图源未知

江南大营初建时约1.7万人,加上江北共约4万八旗、绿营兵,最高峰时8到10万人。但大家看地图可以发现,江北大营所在的位置还能理解,江南大营离天王府居然不到十公里!

我平时跑步,大约35分钟跑完五公里,水平算比较差的,跑得快一点的大猛子,十公里一小时可以跑完,一个时辰可以从天王府到江南大营跑个来回,这就是把营帐扎在洪秀全眼皮子底下,简直是脸贴脸防守。

虽然绿营八旗军正面确实干不过太平军,但是向荣毕竟是沙场老将,防守还是做得很扎实,把江南大营建得十分牢固,当时的土木工事成熟,火炮技术还跟不上,谁进攻谁吃亏,朝廷也下极大的成本资助江南大营,每月军饷给足六万多两,浙江一省要人给人、要钱给钱,防止太平军向东突进袭扰大清最富庶的苏浙地区。

我们常看到嘲讽江南江北大营战斗力差的段子,但这种骑脸侮辱性质的碉堡式防守,搁谁都不可能忍,太平军能拔是一定会拔掉的,结果多年来还是跟江南大营相互僵持拉扯长达七年,江南大营打了又建,说明双方都没实力吃下对方。

太平军此时的财力也不够,仅仅控制着南京及周边区域,如果长期跟江南大营对耗,是无法维持下去的,向东向南都被江南大营卡住,为了扩大资源和财源,也抱着直取北京的幻想,太平军最后迫决定西征和北伐。

一百多年后,当历史学家回顾这一次战略分兵时,都觉得西征还算正常,可北伐就有大问题了。

太平天国高层制订的策略,是韦昌辉为中央军总指挥,守卫天京及周边;北伐军由李开芳和林凤祥为总指挥,向北一路占领北京,之后拿下陕西、甘肃、山西,再折向四川;而西征军,由石达开和胡以晃为总指挥,向西占领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,再攻入四川。

最后北伐军和西征军在四川会师。

这个战略听起来相当扯淡,也不知道洪秀全和杨秀清哪里来的勇气,是找梁静茹要来的吗?

他们将扫荡全国的过程,想象得未免过于儿戏,中国历史上,从来没出现这种孤军深入、缺少后援,还能打遍全国无敌手的情况,中国国土太广、地形太复杂、气候相差太大,士兵常常水土不服,很难一口气打得顺利,就算这一路摧枯拉朽,攻城容易守城难,又怎么控制拿下来的区域呢?

尤其是北伐军,一句淡淡的“占领北京后转陕西”,好像打北京唾手可得一样,那可是一个帝国的首都,集全国顶级资源保卫的地方,光驻防的常备军就有20万,就凭北伐军这区区两万两千人一路杀过去?

这份战略实在是荒唐极了,像西征军那样,打不到四川,也可以扩充领土、兵马、财源是正常的战略,北伐军这种打法,纯粹送死。

我个人认为,北伐是内部斗争的结果。

从到达天京之后,洪秀全和杨秀清的权力斗争就开始激烈化了。

洪秀全在进入南京城后,不知道什么原因,他还是觉得,应该定都河南,而不是南京,这事还可以争取一下,为此和杨秀清发生过激烈争论。

是的,所有的资料都认为,主张定都南京最坚决的,一直是杨秀清,而不是洪秀全。

在刚进南京的最高会议上,洪秀全因为读过书,各种论据论点滔滔不绝砸向文盲杨秀清,杨秀清争不过他,便拿出杀手锏,模仿羊癫风发作,扮天父下凡,痛斥洪秀全,大家只好从他。

洪秀全次次都被他以这种方式碾压,而这套系统又是他自己创造的,根本无解,搞得烦不胜烦,他躲进天王府不理朝政,也有一些赌气的意思。

在面对江南江北大营围堵,制定出击策略时,西征大家都没什么异议,但在北伐这件事情上,洪秀全意图夺回军政大权,想通过分化杨秀清势力,来削弱杨秀清,因此支持北伐。

而石达开和罗大纲也支持北伐,希望以全军之力北上,一举击溃清廷。

石达开和罗大纲是为整个天国着想,但洪秀全和杨秀清却在这件事情上,为自己的权力做平衡。

因为大伙都主张北伐,杨秀清只能接受,但他选择了折中方案,派出原萧朝贵旗下旧部林凤祥、李开芳、吉文元,以及原西王和南王的士兵出战,自己心腹则留在天京。

这样北伐的军队实力不弱,他对大家有个交代,如果战损,在他可承受范围之内,如果真攻破北京,那就当捡了个大便宜。

所以北伐的队伍,和西征的队伍不一致,西征是王字级别的石达开带头,而北伐这种大事,至少出一个北王韦昌辉吧,但最高话事人,只是天官副丞相的林凤祥,和地官正丞相的李开芳。

北伐风险更高、难度更大,派出的话事人却远不如西征,这是十分不合情理的。

林凤祥和李开芳的北伐,从一开始,就不是什么低级战略失误,而是洪秀全和杨秀清政治斗争的牺牲品。

只有这样去理解北伐,才能解释种种不合理现象。

此时离天京事变仅差三年,洪秀全和杨秀清的内部矛盾,从紫荆山延续到南京城,已经难以调和。

一个缺少核心领导的团队,有力气也没办法往一处使,真的很难搞啊。

1853年5月8日,在做了一段时间准备后,李开芳、林凤祥、吉文元率部由扬州启程,乘船千艘,西上长江,开始了太平军的北伐。

5月19日,春官正丞相胡以晃、夏官副丞相赖汉英也等带着两万多人先行出发,石达开和罗大纲后期跟上,开始了太平军的西征。

李开芳和林凤祥出发的那天,千艘战旗排列整齐,旌旗在风中招展,圣兵们士气昂扬,大家都以为这一去,就要扫荡北京、平定华北,直捣清廷黄龙,却不知道从一开始,这就是条不归路,几万老兵,个个死期将近。

太平军的北伐并不是一上来就被干倒,而是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。

太平军北伐的主力是李开芳、林凤祥,另有两路偏师,由朱锡琨和吉文元率领,从天京或镇江守军抽调出来,原计划与主力在浦口会师。

不过朱锡琨部在六合县遭当地知县温绍原伏击,损失了一些人马,还是勉强赶到安徽滁州相汇合。

因为洪秀全叮嘱北伐军“师行间道,疾趋燕都,无贪攻城夺地糜时日”,军队集合后打得飞快,跟头疯牛冲进羊群一样,在安徽、河南随意冲撞,一个月内连克滁州、凤阳、怀远、蒙城、亳州、德府(商丘),并在德府缴获两万多斤火药。

出发时两万多人,这一路不断有捻军、游民、团勇跟着加入,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,居然扩大到十万人。

北伐军来到德府刘家口准备渡黄河时,清廷已提前知道其意图,将沿途船只烧毁,北伐军只能沿河西走,19日打到开封城外,打不动,只能在河南乱窜了好些天,终于在7月4日从巩县渡过黄河。

过河后北伐军先拿下河南温县,7日进攻怀庆府(沁阳),怀庆知府余炳焘颇有胆识,死战不退,太平军三次破城都没有杀进去,这时清军大批支援赶到,城内清军共两万人,很不好打,两军僵持了两个月分不出胜负。

9月1日北伐军主动后撤,经济源进入山西,在山西省乒乒乓乓一顿乱打,又经黎城返回河南,在临铭关击败钦差大臣、直隶总督讷尔经额一万多人后,一路向北,于10月13日一路杀河北张登镇,距保定也只有30公里。

而从保定再到北京,今天开车也就160公里,5个月时间打出这种成绩,当时太平军的战斗力真的没话说。

这支起义军从广西桂平起家,怎么灭都灭不掉,现在居然从南打到北,离京城也就两百公里地,京师一片震动,咸丰大怒,将讷尔经额革职,急命胜保为钦差大臣,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,前来围剿北伐军。

胜保就不提了,后期被陈玉成追着打,跟爸爸打儿子似的,都被打出精神抑郁了。

但僧格林沁是有真家伙的。

我在《大清灭亡史》开篇就介绍过僧格林沁,他是蒙古人,小时候靠给土豪放羊生存,因被某个做郡王的族伯认作养子,继承了郡王爵位,因这位郡王娶了道光皇帝的姐姐,他也就从放羊娃成了皇亲国戚,进入满清核心圈层。

因为出身贫寒,他没有八旗子弟的纨绔之气,朴实努力、豪爽悍猛,道光很喜欢他,许了一位格格给他,又让他去军队锻炼,僧格林沁训练十分刻苦,也带出了一支真正能打仗的军队。

这哥们是真拼,五十多岁时追击捻军,能十几天不离马鞍,累得双手连马缰都拿不住,用布带拴住肩膀才能骑马。

主将这么拼,下面的小弟哪里敢偷懒,因此他手下的军队,是真的不怕死,是真的能打。

僧格林沁壮年时

其实在遇到太平天国的北伐军前,僧格林沁也就在密云剿剿匪什么的(那年头匪是真的多),没有什么过硬的战绩,而这时他都39岁了,看起来也没多少时间刷出战绩来。

赶巧不巧,北伐军冲过来了。

僧格林沁兴奋得哇哇大叫,抽出双刀,领着4500名蒙古马步军,就朝着李开芳、林凤祥冲了过去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↓点击下方图片购买卢克文新书《风云录二〇二二》↓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在我的知识星球,能看到





每日时政深度点评,了解国家大事,看透国际风云变幻

    

财经股评,从宏观视角读懂股市变化本质,掌握市场规律


分享我的观点和见解


2019年,从《文在寅的复仇》,有几百万读者关注我们,我在文章里带大家解析了当今国际局势和中国的崛起之路。

如今,有38000+读者加入我的星球,重新开始认识世界的逻辑和本质规律。

扫码加入38000+人都在卢克文工作室看国际风云诡谲,时事变幻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